搜尋此網誌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資訊工程的色彩原理Vs.工業設計的色彩原理
學理工的人習慣把資訊量化,所以建立了許多色彩模型, 如RGB, CMYK,HSB, Lab等等.
但對設計人來說,他們習慣用敘述性的語言去描述Hue(色相), Lighteness(明度), Saturation(彩度),這本是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沒有被訓練量化資訊.但也就因為如此他們也就被訓練出對色彩的敏感度.
設計人常常用色票去溝通顏色,但是其實那是不精確的做法,除非能在相同的光源條件下看色票,不然溝通一定有誤差,當然對有經驗的設計師來說,或許那樣的誤差是可以用經驗來彌補吧?.
設計是一個講求感覺的行為,但不代表那不能被量化
設計師常常抱怨無法和工程師溝通,那是因為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
以色彩而言,工程師要的是量化的數值.但設計師給的往往不是如此.
設計是一種藝術,但不但表藝術所有的成分都不能被量化.
設計師除了要培養對藝術的感覺,也要加強對必要資訊量化的技能.
畢竟現在已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
工業設計曾經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現在該是開始要接受新資訊時代的浪潮.
Bauhaus 包浩斯
2. 宣言: 一切視覺藝術努力最終目標乃為建築物
3. 發展出 (Point to Line and Plane)的理性分析法
4. Bauhaus 包浩斯課程
- 工作教育
- 石: 雕刻工廠
- 玻璃: 玻璃工廠
- 木: 木工廠
- 色彩: 壁畫工廠
- 金屬: 金屬工廠
- 紡織: 紡織工廠
- 型態教育
- 觀察: a. 自然研究, b. 材料分析
- 表現: a. 幾何學, b. 構成技術, c.設計及模型製作
- 構成: a. 空間理論, b.色彩理論, c.設計原理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現代主義 (Modernism)
2. 特色:
- 形式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概念
- 功能主義 :
- 裝飾是罪惡Decoration is sin
- 形式追隨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
『形式追隨功能』法則,可用以下兩者之一的解釋-美感描述或美感傳統。
『美感描述』的解釋是說,美感來自純粹的功能,沒有其他的裝飾。
『美感傳統』的解釋是說,設計應注重功能性,美感應該是次要考慮。
這個法則廣泛地波二十世紀初的現代建築師採用。從此之後,這個法則也被各行的設計師所採用。
描述解釋-比方說,美感來自純粹的功能-原本是基於自然界中的形式追隨功能信念。但在實際狀況中,這是完全相反的-如果說自然界中有要追隨甚麼的話,那就是功能追隨形式。(演化中的自然淘汰,不會把「意圖」傳給下一代:基因形式只是被傳下來,而每個有機體,必須找到如何使用其形式的方法。)可是,功能性設計跟純美感設計比較起來,是比較沒有那麼主觀的。因此,在品質認定方面,功能性的標準呈現了比較清楚、客觀的標準。結果是比較長久耐用的設計,常被普羅大眾認為是簡單無趣的設計。
傳統解釋-比如說,設計應注重功能性,美感應該是次要考慮-可能是從描述解釋衍生的。把『形式追隨功能」當做是傳統或設計指導方針會造成問題,因為它讓設計師把 注意力放在一個錯誤的問題上。這個問題不應該是「哪一方面的形式應該被省略,或是替換成功能?」這個問題應該是「哪一方面的設計,是成功的關鍵?」這些成功的標準,不是對形式或功能的盲目忠誠,而是應該成為設計規格與結論的動力。當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時候,不管對成功定義為問,設計的替換,應該根據對成功率最小的傷害為準。在特定狀況下,主要的美感考慮會被犧牲。而在其他狀況下,主要的功能會被犧牲。
- 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


建築與設計大師米斯·凡德 洛曾經提出過一句經典設計名言“少即多(less is more)”,他 主張形式簡單、高度功能化與 理性化的設計理念,反對裝飾化的設計風格,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種極少主義設計風

以近代產品而言, Apple的產品應為典型之一
Automake 原理介紹
by 鄭治中 in Linux驅動程式開發
Automake 原理介紹
使用 Automake產生 Makefile 的過程和以往自行編寫的方式非常不一樣,只需定義一些用到的巨集即可。
我 們把巨集及目標 (target) 寫在 Makefile.am 檔內,Automake讀入 Makefile.am 檔後會把這一串已經定義好的巨集展開並且產生對應的Makefile.in 檔, 然後再由 configure 這個 shell script 根據Makefile.in 產生適合的 Makefile。
這篇簡介是 Autoconf 及 Automake 的入門,希望這篇檔能幫助你對產生 Makefile有個簡單的依據。其他有關開發 GNU 程式或 C 程式設計及 Makefile 的詳細運用及技巧,我建議你從 GNU Coding Standards3 (GNU 編碼標準規定) 讀起,裏面包含了 GNU Makefile 慣例,還有發展 GNU 軟體套件的標準程式和慣例。這些 GNU 軟體的線上說明文件可以在 http://www.gnu.org/ 這個網站上找到。
1. 編輯 configure.in 檔
configure.in 檔的內容是一連串 GNU m4 的巨集,這些巨集經過autoconf 處理後會變成檢查系統特徵的 shell script。
我們可先用 autoscan 掃描原始檔以產生一個 configure.scan 檔,再對 configure.scan 做些修改成 configure.in 檔。
configure.in 內必須以 AC_INIT 巨集開頭,以AC_OUTPUT 巨集結尾。中間定義多個使用者自定巨集 (User Defined Micro),使用者自定巨集的順序沒有規定。
configure.in常用的範例巨集如下:
dnl
為注解,這個巨集後面的字不會被處理。
AC_INIT(FILE)
這個巨集用來檢查原始碼所在的路徑,autoscan 會自動產生,我們不必修改它。
AM_INIT_AUTOMAKE(PACKAGE,VERSION)
PACKAGE 是我們所要產生軟體套件的名稱,VERSION 是版本編號。
AC_PROG_CC
檢查系統可用的 C 編譯器,如果原始程式是用 C 寫的就需要這個巨集。
AC_OUTPUT(FILE)
設定 configure 所要產生的檔案,如果是 Makefile 的話,configure 便會把它檢查出來的結果帶入 Makefile.in 檔然後產生合適的 Makefile。
2. 產生 aclocol.mr 檔
實 際上,我們使用 Automake 時,還須要一些其他的巨集,這些額外的巨集我們用 aclocal 來幫我們產生。執行 aclocal 會產生 aclocal.m4 檔,如果沒有特別的用途,我們可以不必修改它,用 aclocal 所產生的巨集會告訴 Automake 怎麽做。
3. 產生 configure 檔
有了 configure.in 及 aclocal.m4 兩個檔案後,便可以執行 autoconf來產生 configure 檔了。
Autoconf 是用來產生 'configure' 檔的工具。'configure' 是一個shell script,它可以自動設定原始程式以符合各種不同平臺上 Unix 系統的特性,並且根據系統三數及環境產生合適的 Makefile 檔或是C 的標頭檔 (header file),讓原始程式可以很方便地在這些不同的平臺上被編譯出來。Autoconf 會讀取 configure.in 檔然後產生 'configure' 這個shell script。
4. 編輯 Makefile.am 檔
接下來我們要編輯 Makefile.am 檔,Automake 會根據 configure.in 中的巨集把Makefile.am 轉成 Makefile.in 檔。Makefile.am 檔定義我們所要產的目標:
AUTOMAKE_OPTIONS
Automake 主要是幫助開發 GNU 軟體的人員維護軟體套件,所以在執行 automake 時,會檢查目錄下是否存在標準 GNU 軟體套件中應具備的檔檔案,例如 'NEWS'、'AUTHOR'、'ChangeLog' 等文件檔。
設成 foreign 時,automake 會改用一般軟體套件的標準來檢查。
bin_PROGRAMS
定義我們所要產生的執行檔檔名。如果要產生多個執行檔,每個檔名用空白字元隔開。
hello_SOURCES
定義執行檔所需要的原始檔。
如果 'hello' 這個程式是由多個原始檔所產生,必須把它所用到的原始檔都列出來,以空白字元隔開。
5. 產生Makefile.in
Automake 產生出來的 Makefile.in檔是完全符合 GNU Makefile 的慣例,我們只要執行 configure 這個shell script 便可以產生合適的 Makefile 檔了。
# automake --add-missing
加上 --add-missing 選項是告訴 automake 順便幫我們加入包裝一個軟體套件所必備的檔案。
6.使用 Makefile
執行 ./configure,利用 configure 產生Makefile 檔。
要 注意的是,利用 Autoconf 及 Automake 所產生出來的軟體套件是可以在沒有安裝 Autoconf 及 Automake 的環境上使用的,因為 configure 是一個 shell script,它己被設計可以在一般 Unix 的 sh 這個 shell 下執行。但是如果要修改 configure.in 及 Makefile.am 檔再產生新的configure 及 Makefile.in 檔時就一定要有 Autoconf 及 Automake 了。
Autoconf 和 Automake 功能十分強大,你可以從它們所附的 info 檔找到詳細的用法。你也可以從許多現存的 GNU 軟體或 Open Source 軟體中找到相關的 configure.in 或 Makefile.am 檔,它們是學習 Autoconf 及Automake 更多技巧的最佳範例。
Create Makefile
by 鄭治中 in Linux驅動程式開發
Create Makefile
在 Linux 上寫程式的人大概都要使用 Makefile執行編譯程式的工作,可是要寫出一個 Makefile就不簡單了。網路上介紹 Makefile 的資源很多,可是要變成高手並不容易,難怪許多人聞 Linux 色變。本文將介紹如兩套軟體來協助我們『自動』產生 Makefile 檔: GNU Autoconf 及 Automake
讓開發出來的軟體可以像一般常見的 GNU 軟體一樣,只要用 ``./configure'', ``make all'',``make install'' 就可以完成compile和install的動作。
希望這份簡介能幫助您輕鬆地進入 Linux Programming 的殿堂。
1. 上路之前
程 式設計師只需寫一些預先定義好的巨集 (macro),交給 Automake 處理後會產生一個可供 Autoconf 使用的 Makefile.in 檔。再配合利用Autoconf 產生的自動設定檔 configure 即可產生一份符合 GNU Makefile慣例的 Makeifle 了。
在開始試著用 Automake 之前,請先確認你的系統已經安裝以下的軟體:
l GNU Automake
l GNU Autoconf
l GNU m4
l perl
l GNU Libtool (如果你需要產生 shared library)
我會建議你最好也使用 GNU C/C++ 編譯器、GNU Make 以及其他 GNU 的工具程式來做為開發的環境,這些工具都是屬於 Open Source Software不僅免費而且功能強大。
2. 一個簡單的例子
Automake 所產生的 Makefile 除了可以做到程式的編譯和連結,還把產生相關資源檔 (如 manual page及 info 檔) 都考慮進去。所以原始程式所存放的目錄架構最好符合 GNU 的標準慣例,接下來我拿 hello.c 來做為例子。
在工作目錄下建立一個新的子目錄 ``devel'',再在 devel 下建立一個``hello'' 的子目錄,我們的程式及其相關檔案存放在 ./devel/hello 目錄下:
# mkdir devel
# cd devel
# mkdir hello
# cd hello
用編輯器寫好 hello.c 檔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
接下來就要用 Autoconf 及 Automake 來幫我們產生 Makefile 檔了,
2.1. 產生一個 configure.scan 的檔案
執行 autoscan 後會產生一個configure.scan 的檔案,可以用它做為 configure.in檔的原型。
# autoscan
# ls
configure.scan hello.c
2.2. 產生一個 configure.in 的檔案
編輯 configure.scan 檔,並且把它的檔名改成 configure.in, 修改資料內容如下:
dnl Process this file with autoconf to produce a configure script. AC_INIT(hello.c) AM_INIT_AUTOMAKE(hello, 1.0) dnl Checks for programs. AC_PROG_CC dnl Checks for libraries. dnl Checks for header files. dnl Checks for typedefs, structures, and compiler characteristics. dnl Checks for library functions. AC_OUTPUT(Makefile) |
2.3. 產生 aclocal.m4檔案
執行 aclocal會產生GNU m4 的巨集到aclocal.m4
# aclocal
2.4. 產生 configure檔案
執行 autoconf,Autoconf 會讀取 configure.in 檔然後產生 'configure' 這個shell script。
# autoconf
2.5. 產生 Makefile.in檔案
接下來我們要編輯 Makefile.am 檔,Automake 會根據 configure.in 中的巨集把Makefile.am 轉成 Makefile.in 檔。
Makefile.am內容
AUTOMAKE_OPTIONS= foreign bin_PROGRAMS= hello hello_SOURCES= hello.c |
這個程式需要 'hello.c'、'main.c'、'hello.h' 三個檔案的話,則定義 hello_SOURCES= hello.c main.c hello.h 如果我們定義多個執行檔,則對每個執行檔都要定義相對的filename_SOURCES。
Automake 會根據 Makefile.am 檔產生一些檔案,包含最重要的 Makefile.in
# automake --add-missing
automake: configure.in: installing `./install-sh'
automake: configure.in: installing `./mkinstalldirs'
automake: configure.in: installing `./missing'
2.6. 最後執行 ./configure
# ./configure
cre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hecking for a BSD compatible install... /usr/bin/install -c
checking whether build environment is sane... yes
checking whether make sets ${MAKE}... yes
checking for working aclocal... found
checking for working autoconf... found
checking for working automake... found
checking for working autoheader... found
checking for working makeinfo... found
checking for gcc... gcc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works... yes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is a cross-compiler... no
checking whether we are using GNU C... yes
checking whether gcc accepts -g... yes
upd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reating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kefile
現在你的目錄下已經產生了一個 Makefile 檔,下個 ``make'' 指令就可以開始編譯 hello.c 成執行檔。你還可以試試 ``make clean'',''make install'',''make dist'' 看看會有什麽結果。
# make
gcc -DPACKAGE=\"hello\" -DVERSION=\"1.0\" -I. -I. -g -O2 -c hello.c
gcc -g -O2 -o hello hello.o
# ./hello
Hello! GNU!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裝飾藝術 (Art Deco)
2. 代表設計師: Tamara de Lempicka

3. 代表電影:
Sky Captain and World of Tomorrow (明日世界)

Batman (蝙蝠俠)

4. 代表城市: New York

5. 特色
- 「裝飾藝術」運動是對「新藝術」運動的一種反動。「新藝術」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而「裝飾藝術」運動恰恰是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特別是有機型態)的、單純手工藝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因而「裝飾藝術」風格更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 「裝飾藝術」運動風格在形式上受到幾個特別因素的影響:
- 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的影響:古埃及時代非常普遍的建築裝飾圖案,如盛開的紙草和蓮花圖形,都是簡單明快地從自然抽象出來的幾何圖案加以變形處理,相當壯觀。
- 原始藝術的影響: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非洲木雕的明快簡鍊,都給了西方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啟發
- 簡單幾何型研究:常用的幾何型包括陽光放射型、閃電型、曲折型、重疊箭頭型,星星閃爍型,埃及金字塔型等
- 舞台藝術的影響:
- 機器的影響:二十世紀是機器的時代,裝飾藝術是和時代脈動同呼吸的,因此自然會擷取機器的觀點做為創作靈感
- 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特徵,特別重視強烈的原色和金屬色彩。
常用的顏色包括鮮紅、鮮藍、鮮藍、橘紅和金屬色系列(包括古銅、金、銀等色彩。)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
2.代表人物

3.特點:
- 以自然中的動植物與女性曲線為創作內涵的裝飾風格與圖案為主體的自由藝術式樣,以別於傳統式樣,其曲線大多為細長而捲起的蔓草模樣或花卉、鳥獸、藤鞭似的型態,再配以華麗的色彩,此種以象徵和浪漫的手法 為主導,採取生動優美的浪漫形線條的表現手法塑造出一個全新的造形風格,也使新藝術運動所製作的各類產品有著重裝飾趣味的傾向。
- 新藝術運動沒有像某些其它運動(例如:工藝美術運動)那樣否定機器的作用,而是發揮其所長。
- 認為在新的世紀裡即要創造符合時代潮流的新藝術形態。從工業革命中可以找尋到一些屬於新藝術風格形式的特徵。有些藝術家非常鼓勵工藝的創作和尋找新的材料 作為藝術另一種新的詮釋,例如鑄鐵。有些藝術家對於機器化大量製造的劣質產品感到痛惜,於是將目標著重於裝飾性藝術,對每一件物品都是追求技藝上和設計方 面的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