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第一堂課色彩原理的課之後,我發覺這真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學理工的人習慣把資訊量化,所以建立了許多色彩模型, 如RGB, CMYK,HSB, Lab等等.
但對設計人來說,他們習慣用敘述性的語言去描述Hue(色相), Lighteness(明度), Saturation(彩度),這本是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沒有被訓練量化資訊.但也就因為如此他們也就被訓練出對色彩的敏感度.
設計人常常用色票去溝通顏色,但是其實那是不精確的做法,除非能在相同的光源條件下看色票,不然溝通一定有誤差,當然對有經驗的設計師來說,或許那樣的誤差是可以用經驗來彌補吧?.
設計是一個講求感覺的行為,但不代表那不能被量化
設計師常常抱怨無法和工程師溝通,那是因為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
以色彩而言,工程師要的是量化的數值.但設計師給的往往不是如此.
設計是一種藝術,但不但表藝術所有的成分都不能被量化.
設計師除了要培養對藝術的感覺,也要加強對必要資訊量化的技能.
畢竟現在已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
工業設計曾經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現在該是開始要接受新資訊時代的浪潮.
搜尋此網誌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