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裝飾藝術 (Art Deco)

1. 年代: 1929-1939
2. 代表設計師: Tamara de Lempicka










3. 代表電影:
Sky Captain and World of Tomorrow (明日世界)






Batman (蝙蝠俠)













4. 代表城市: New York













5. 特色
  • 「裝飾藝術」運動是對「新藝術」運動的一種反動。「新藝術」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而「裝飾藝術」運動恰恰是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特別是有機型態)的、單純手工藝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因而「裝飾藝術」風格更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 「裝飾藝術」運動風格在形式上受到幾個特別因素的影響:
  1. 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的影響:古埃及時代非常普遍的建築裝飾圖案,如盛開的紙草和蓮花圖形,都是簡單明快地從自然抽象出來的幾何圖案加以變形處理,相當壯觀。
  2. 裝飾藝術的表現,大都有傾向抽象的風格。
  3. 原始藝術的影響: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非洲木雕的明快簡鍊,都給了西方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啟發
  4. 簡單幾何型研究:常用的幾何型包括陽光放射型、閃電型、曲折型、重疊箭頭型,星星閃爍型,埃及金字塔型等
  5. 舞台藝術的影響:
  6. 機器的影響:二十世紀是機器的時代,裝飾藝術是和時代脈動同呼吸的,因此自然會擷取機器的觀點做為創作靈感
  7. 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特徵,特別重視強烈的原色和金屬色彩。
    常用的顏色包括鮮紅、鮮藍、鮮藍、橘紅和金屬色系列(包括古銅、金、銀等色彩。)

沒有留言: